卡梅莱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久久小说网www.jjxsw.info),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文离开乾国仅仅一个月,乾国朝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变化之剧烈,仿佛一场狂风暴雨席卷了整个乾国,让人瞠目结舌。

首先,乾王萧永竟然罢了左丞相岳翎的官,将他贬回了永江封地。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岳翎一直以来都是乾王上位后的得力助手,他的突然被贬,无疑预示着乾国内部权力的剧烈动荡。

紧接着,乾王萧永又做出了一个更加骇人听闻的决定:他一口气棒杀了二十九名大臣,而且不许收尸。这使得乾王宫前摆放了二十九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惨不忍睹。几天下来,阵阵恶臭弥漫在空气中,把上朝的大臣们熏得晕头转向,好几个甚至当场呕吐不止。

乾王萧永之所以要下此狠手,其实原因并不复杂。这些被杀的大臣们不识时务,天天在乾王耳边嚷嚷着要他释放太后。然而,乾王对太后早已恨之入骨。从小到大,太后对萧永就没有过一丝母爱,动辄打骂虐待。这种残酷的对待在萧永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塑造了他暴虐的性格。

而这一次,太后更是彻底伤透了萧永的心。作为一位母亲、一位母仪天下的太后,她竟然偷人养汉生下私生子。这还不够,她甚至还帮着那个野男人谋取自己儿子的江山。对于萧永来说,这是忍无可忍的背叛和侮辱。要不是顾忌到自己的母亲身份,他早就将太后碎尸万段了。

在乾国的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萧永的心情沉重到了极点,他的眼中闪烁着怒火和决绝。然而,那些大臣们却并不理解他的内心煎熬,他们只知道,人之所以为人者,首推孝道。这是中州文明人与通古斯蛮子的根本差别。

于是,以岳信为首的大臣们,不顾生死地前赴后继地向乾王进谏,希望他能收回成命,孝敬母后。他们的话语恳切而激昂,仿佛一股股激流冲击着乾王的心灵防线。

然而,乾王却已经被怒火和失望冲昏了头脑。他暴怒地挥舞着手中的玉杖,连续九天,一口气棒杀了二十九名谏官。朝堂之上,血肉横飞,惨叫声此起彼伏。乾王已经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谏了,他只知道用暴力来发泄内心的怒火。谁敢再提这件事,就会遭到他的无情打击。

乾王的理由也简单而残酷:“寡人没逼着母亲生寡人,是她自己愿意生的。生而养之,生而爱之,此天伦也。既然她可以帮外人杀自己的儿子,我为什么不能囚禁她寡人已经法外施恩了。”

然而,大臣们并没有被乾王的暴行吓倒。虽然他们不再进谏了,但却在朝堂上以沉默来反抗。平时文人武将各个派系之间总是针锋相对、争论不休。但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却出奇地一致默契。谁都怕背了禽兽不孝的骂名,谁都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与乾王正面冲突。

十几天来,君臣们无言以对,场面非常尴尬。乾王的威风耍够了,现在也有些后悔了。他是不是处理得太严酷了他望着宫门外那二十几具已经开始发臭的尸体发呆,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烦躁和无奈。他想不出什么解决的办法来缓和这种僵局,只能任由这种沉默和对抗在朝堂上继续蔓延下去。

终于,在这压抑而沉重的氛围中,一名王宫侍卫急匆匆地跑进朝堂,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他跪倒在乾王萧永的面前,气喘吁吁地奏报道:“启奏陛下,外面有个老头,不顾我们的劝阻,在宫门处伏在一具尸体上大哭不止。”

乾王萧永皱了皱眉头,心道:又是一个不怕死的。但随即他转念一想,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总得想个法子打破眼前的僵局。于是,他振作精神,威严地说道:“把他带进来。”

不一会儿,侍卫领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走进了朝堂。这老汉身穿朴素的布衣,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他向乾王萧永施了一礼,然后便默默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乾王萧永耐心地等待着老汉开口,可老汉却像是打定了主意要保持沉默。过了一会儿,他竟然闭上了眼睛,仿佛已经神游物外。乾王萧永见状,不禁感到有些哭笑不得。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你为何不说话难道是哑巴吗”

老汉这才睁开眼睛,用带着坤国口音的沙哑嗓音说道:“人言壮年不说死,国盛不说亡。但忌讳说死的人不得长寿,忌讳说亡的国家不得长存。所以生死存亡之道,明主必定用心探访。不知大王愿意不愿意听呢”

乾王萧永的心情此刻终于稍稍安定了一些。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迈的游说学子,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意。这么大岁数还从坤国远道而来,确实不容易。于是,他换上了和颜悦色的表情,问道:“先生有何计策教寡人”

老颜益缓缓开口,声音中透着一股子从容与坚定:“愚叟颜益,坤国盐州人。不远千里赶到天启,正是为了大王囚禁母后一事而来。”他的话语虽然慢条斯理,但却字字清晰,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乾王萧永闻言不禁惊诧莫名。这个老头子难道真的是专门从坤国跑来送死的吗这些读书人的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冷笑着指了指宫门外那几十具已经发臭的尸体,说道:“你难道就没看见那些尸体吗难道这尸臭还没把你给熏糊涂了我今天不想再杀人,你下去吧。”

然而颜益却凛然不惧地站在殿上,高声说道:“大王今天不想杀人,说明大王还有仁义之心。既然如此,何不让老朽一吐为快大王难道就不想成全老朽这个将死之人吗”可能是因为说得急了些,一口痰堵在了嗓子眼里,颜益剧烈地咳嗽起来。不一会儿鼻涕眼泪就全下来了,看上去颇为狼狈。

乾王萧永无奈地双手在宝座的扶手上来回拍打。这个老头子还真是来找死的!这年头什么人都有!他心中暗自嘀咕着。乾王萧永狞笑着威胁道:“好!今天寡人就听听你能说出什么花样来。要是说不出个道理来,我就成全你!”

颜益却毫不畏惧地挺直了腰板,理直气壮地说道:“大王囚禁母后之举已经引起了天下的议论纷纷。老朽实在不愿看到大王的声誉受损,因此特地前来天启尽忠言。”

乾王萧永心中冷笑不已。这些读书人果然都是些口是心非之辈!明明是来骂自己的却还说什么尽忠!但他已经厌倦了无休止的杀戮和争执,现在很想知道这个老头子到底为什么不怕死。于是他挥了挥手示意颜益继续说下去。

颜益止住了咳嗽,他的声音渐渐变得清晰而有力,仿佛一股涓涓细流开始汇聚成澎湃的江河。他说道:“大王,昔日凉国的先君凉文侯曾有过一段发怒的往事。他对两位臣子周万和义宪的态度截然不同。周万总是在无人之处婉转地劝谏文侯,而义宪则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直言不讳地指出文侯的过失。这让凉文侯感到颜面尽失,对义宪颇为不满。”

“然而,义宪却对凉文侯解释道,周万之所以在私下劝谏,是为了维护文侯的面子;而他之所以在公开场合直言不讳,是为了让文侯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失并及时改正。凉文侯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对义宪言听计从。他甚至让义宪常在左右督促自己、鞭策自己。结果不出五年,凉国便拓土三百里、灭国十二,成为一时的强国。”

他继续说道:“陛下,上古的圣君曾经设立过谏鼓、诽谤之木等来广开言路、听取民意。而今天大王的德行尚不能与那些圣君相提并论,却杜绝言路、不听取臣民的意见和建议,又如何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失并及时改正呢”

乾王萧永听着颜益的讲述,心中不禁有些烦躁。他觉得这个老头子唠唠叨叨了半天,无非就是想要自己释放太后、广开言路罢了。自己已经听够了这些陈词滥调!他盼望着此事赶紧了结,于是催促道:“寡人看不出上古圣君有何过人之处!你有话就直说吧!”

颜益见乾王萧永并未立即发怒,便斗胆走到了王座的下方,他仰望着高坐在上的乾王,声音中透露出一股激昂与坚定:“陛下,大乾历代先王皆以贤德着称,立国之本在于忠孝。正因如此,宫门外那二十九名大臣才得以活到今天,让大王逞威啊!然而,可悲可叹啊!孝文公、武王、文王等先王们,他们在天之灵若能看到今日之景象,又会作何感想呢太庙里的列祖列宗啊,请睁开你们的双眼,看看这二十九名先朝大臣,这二十九名忠谏之臣,他们无辜的性命就这样断送在大乾的棍杖之下。如今的大乾宫殿,已然变成了人间地狱,血流成河,令人惨不忍睹!”

颜益越说越激动,他的眼眶已经湿润了。他高举着双手,声嘶力竭地呼喊道:“大乾的先王啊!你们可曾见过这样的子孙他车裂假父,显露出嫉妒之心;扑杀二弟,背负上不慈之名;囚母禁宫,更是犯下了不孝之行;锤杀谏士,这简直是暴君所为!”

此时,颜益突然发现乾王萧永的双眼微微合上了,仿佛是在思考着什么。他心中一紧,赶紧趁机说道:“前两件事情已经过去,无法挽回;但后两件事情还来得及补救。如果大王能够知错就改,天下人必定会重新向乾国聚拢。否则,一旦天下人得知大王的所作所为,他们都会犹豫不决,不敢再向乾国靠近了!”

颜益再次偷偷地瞥了一眼乾王,见他正陷入沉思之中,心中不由得一阵暗喜。他认为自己的话已经触动了乾王内心深处的某根弦,于是趁热打铁,接着说道:“历代先王啊,请允许我随你们而去吧!让我的鲜血来洗涤大王的眼睛,让他看清这世间的真相。我愿意做你们的臣子,而不愿做萧永的臣子……”

说着,颜益以厚厚的袍袖遮住自己的面孔,一头便向殿中的铜柱撞去。由于是额头撞在柱角上,虽然伤势并不严重,但也已经头破血流了。颜益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他的哭声在空旷的殿堂中回荡着,显得格外凄凉和悲壮。

乾王萧永的面色时而涨红,时而发紫,显然内心正在经历着激烈的挣扎。说实话,他并不愿意宽恕太后,因为在他看来,母慈才能子孝,如果母亲不慈爱,儿子又何必强求自己去尽孝呢他曾经读过那些腐儒们讲究孝道的故事,但此刻却觉得那些故事都是如此的虚伪和可笑。他真想让那些文人们亲自趴到冰面上去抓鱼,看看他们到底能不能把冰化开。

然而,乾王也清楚地知道,朝廷不能永远这样下去,君与臣之间的对峙也必须有个了结。想到此,他深吸一口气,抬手叫道:“快救颜益!”

听到乾王的命令,大臣们立刻七手八脚地上前救助颜益。而颜益则趁机装腔作势地哭叫道:“让我随先王去吧!让我随先王去吧!”一时之间朝堂上乱做一团。

乾王萧永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仿佛心中的重压随着这声叹息稍微减轻了一些。他缓缓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萧永年轻气盛,若有得罪之处,向先生赔罪了。来呀,传我命令,厚葬宫门外的大臣,以彰显他们的忠节。同时,赏赐颜益俸禄年两千石,以表彰他的直言进谏。”

说到此处,乾王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接下来的决定。片刻之后,他继续说道:“另外,太后宫禁解除,不日寡人将亲自去请安,以尽人子之道。”

颜益闻言,心中大喜过望。他连忙磕头如捣蒜一般,口中连声称赞:“大王圣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王能够闻过则改,实乃贤达如圣君之举!”

乾王萧永看着颜益的表演,心中不禁暗自冷笑。这些儒生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刚才还骂自己是暴君,现在又把自己捧成了圣君。不过好话总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乾王也乐得顺水推舟。于是他又宣布封颜益为上卿,让他成为朝廷中的重臣。

乾王派人去厚葬了那二十九名大臣。然而由于时日太久尸体已经腐败肢解了稍微一碰就散架了最后只得将这二十九人合葬在一个大墓里,并称之为“忠孝墓”。在葬礼上乾王亲自祭奠了这些忠臣的英灵,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不久之后,细作回报,岳翎在其封地永江频频接见外国使节,似乎有东山再起之势。乾王萧永闻讯后,内心再次涌起恨意,他决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他的王位。于是,他下令将岳翎全家发配至边境,以绝后患。至此,薛灵叛乱的事件终于尘埃落定。乾王不仅赢得了贤名,还巩固了自己的权力。而颜益也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富贵,这场政治风波似乎以两全其美的方式结束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真正完结。一日,公子萧云神秘地前来进见乾王。萧云是萧永的伯父,先文王的长子。当年若非岳翎的计策使乾凌异军突起,他本应是上代乾王。好在萧云为人老实宽厚,几十年来一直小心谨慎,如今掌管王族事务,深受众人尊敬。

乾王萧永见伯父亲临,赶忙下台阶搀扶。萧云已经年过七十,腿脚十分不灵便。“王伯,您怎么亲自来啦”乾王扶他坐下后问道。

“老臣有事,不吐不快。”萧云哑着嗓子说道。

“王伯但讲无妨。”乾王坐在他对面,望着伯父脸上如鱼皮般层层堆积的皱纹,心中不禁一阵感慨。难道自己老了也会变成这样吗难道君王也会生老病死吗这个念头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毕竟他只有二十岁,正值青春年华。

萧云年岁已高,说起话来总带着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他沉重地开口道:“老臣实在是替大王的安危担忧啊!听闻大臣权重,则主上危急。想那晟天子失权后,凉砀朝三家便瓜分了天子土地;蔡氏衰微,渝姓便趁机代之为坤王。这都是外姓大臣权势过重的恶果。古人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客卿个个野心勃勃、桀骜不驯。薛灵叛乱、岳翎阴谋祸国,这些人都是外邦出身,他们岂能真心效忠我大乾豹死首山,狐死首丘啊!野兽尚且死时面向故土,何况人乎他们终究会向着自己的父母之邦。”

乾王萧永听伯父这番剖析,心中不由一沉,忧心忡忡地问:“那依王伯之见,该当如何是好”

萧云见乾王已被自己说动,心中暗喜,趁机进言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应驱逐一切客卿,让乾人自己治理乾国。谁说我大乾无人为何要让外邦人骑在乾人头上作威作福徐洪、徐雷父子哪个不是功勋卓着他们不都是地地道道的乾人吗再说我萧姓子孙,哪个不是大王的骨肉至亲他们个个忠心耿耿、早就想报效国家了。大王请想,这大乾江山也有他们一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望大王明察秋毫、从善如流。”

萧云这番滔滔不绝的唠叨,实际上是为了替王室贵族讨回失去的特权。而乾王此时正焦头烂额、急需信得过的亲人出谋划策。于是,在萧云的怂恿下,乾王颁布了“逐客令”,决定将所有外邦官员驱逐出境。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校花的贴身小医生

校花的贴身小医生

烟尘蓝雨
一个医科大学的屌丝研究生,误闯女厕所遭遇变态老头,以屎胁迫,踏上修真之路。经三层考验银针救人进入木氏集团,不料职位竟然是传媒校花的贴身医生。虽秦寿很不想跟这位..
军史 连载 51万字
恶魔侵蚀

恶魔侵蚀

脑萎缩
10年前,神秘的黑色雾气突然蔓延开来,大量生物离奇死亡使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随着各地陷入一片混乱,仅半个月时间,世界上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此次灾难被人们..
军史 连载 9万字
致命螺旋

致命螺旋

游系风
2035年,全世界被恐怖袭击的阴影笼罩,人心惶惶。无法抑制的破坏恐慌之下,隐藏着鲜为人知且骇人听闻的恐慌真相。如果有人仔细监察过被袭击的地点,就会发现,在那些遭到..
军史 连载 1万字
抗战:从大闹京都开始

抗战:从大闹京都开始

教头本尊
日军将领;“今后遇到公孙浩,都给我躲远点。他很无耻。”“日军特高科;”为什么总杀不死他。他什么变的“山城军队高层;“这个滑头又惹事了,他又宰了谁啊。这个祸害啊。”军统高层;”快去请公孙浩。他有法子。”各国列强:“公孙浩这个人,就是一个投机倒把的,惹不起。”(无系统,多少有些夸,希望大家喜欢。)《
军史 连载 66万字
梦厢记

梦厢记

霸凌尾郡
梦中一个世界,现实一个世界。你可能从来都不知道,梦中的世界也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当人们睡着的时候,领一个世界可能又是新的一天……
军史 连载 49万字
校花恋上我

校花恋上我

疯子笑
一个穿着平凡的乡巴男生--陈风,他身怀绝技,本欲低调做人,也是为了掩饰他那不为人知的神秘身份,无奈美女校花频频向他招手,抵挡不住的XX,美女如云,豪车别墅,热血青..
军史 连载 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