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听雨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久久小说网www.jjxsw.info),接着再看更方便。

处决完孙云鹤的外甥,恰好朱由校死了,阄党失势了,卢象昇躲过了一劫。

朱由检问道:"你到了宁夏会怎么做"

卢象昇道:"无非是轻傜薄赋,免债,赈灾,发动富户捐钱捐粮,平抑粮价,打击囤积居奇,收缴抛荒土地,招募流民,垦荒,耕种,打井,挖渠。心诚所至,金石为开,宁夏一定会挺过去的。"

朱由检十分赞赏,抚着卢象昇背说:

"天下最穷莫过于陕西。陕西最穷莫过于宁夏。宁夏有你,我就放心了。你放开手脚干,我给你撑腰。等我筹集了钱粮,就给你送过去。“

卢象昇:"臣定当尽心竭力治理好宁夏。"

朱由检又说道:"远水终究解不了近渴。陕西需要外援,但陕西的乱局终究还是要立足陕西本地解决。"

卢象昇问:“如何立足陕西地解决”

朱由检道:“耕者有其田,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

卢象昇:“皇上是要臣在宁夏做试点吗”

朱由检点点头,“这是浴火重生的一条路。我要改税制调税率,喊了几个月了,地方上一点动静也没有。环顾宇内,就没有愿意替朕淌这趟浑水的人。你愿不愿意”

"臣愿意。"

“你可得想好,这可是件九死一生的事,做成了,国家中兴有望。”

"臣想好了。"

朱由检招招手,"你过来!"

卢象昇忙侧耳过去。朱由检在他耳边足足密语了一刻钟。

卢象昇大惊失色,却并不多话,拜别而去。

朱由检抽出腰间佩剑,递给他,"你到了宁夏,有临机处置,先斩后奏之权。"

卢象昇不明白,初次见面,皇上为什么就对他如此推心置腹,如此委以重任。

杨嗣昌正在西安忙得焦头烂额,没想到朝廷派来了这么庞大的队伍。

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王承恩来了。

锦衣卫左都督田尔耕来了,右都督孙云鹤、杨寰来了。

刑部侍郎文震孟来了,御史刘宗周、黄道周、曹于汴来了。

两位新任巡抚孙传庭、卢象昇来了。

来三万锦衣卫,三千厂卫,两千京军。

运来了四十万两白银,三十万石粮食。

看这阵仗,朝廷是非得将陕西的事办好不可了。

此时的洪承畴已经走马上任,作为东道主款待同僚。

吃完了一顿简单的饭,文震孟、刘宗周、黄道周、曹于汴到陕西按察使衙门设署办公。

王承恩、田尔耕、孙云鹤、杨寰带着三万多锦衣卫和厂卫在西安大街小巷巡逻。西安人一见到这些人的装束,家家关门闭户。

杨嗣昌召集洪承畴、孙传庭、卢象昇三人开会。

洪承畴问:"请问杨总督,各地千差万别,赈济钱粮物资如何分配"

明代陕西包括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几乎就是整个西北地区,地域非常之庞大。其中,陕西巡抚管辖关中地区和陕南,延绥巡抚管陕北,宁夏巡抚管辖宁夏和甘肃。

杨嗣昌道:"以富庶程度论的,陕西第一。以灾情严重程度论,延绥最重。以贼情论,也是延绥最重。赈灾钱粮物资极其有限,如果平均铺开,哪里都顾不上。下官愚见,不如优先赈济延绥。高迎祥张献忠都是榆林人。延绥太平了,全陕就太平了一半。延绥不太平,全陕就永无宁日。不知洪公意下如何"

洪承畴笑了笑,"杨公,陕西比延绥也强不到哪儿去。"

孙传庭:"关中毕竟是关中,瘦死骆驼比马大。延绥靠近蒙古,民风素来彪悍。萨尔浒之战榆林镇边军伤亡最重,很多逃卒生活孤苦无依,心怀愤恨,成了流冦队伍中的骨干。正如杨总督所言,延绥不太平,全陕就没有太平之日,因此只好委屈委屈洪巡抚了。"

洪承畴连连摇头,"难呐!都难呐!"

卢象昇道:"正因为难,所以才需要同舟共济。只有全陕一盘棋,才有机会熬过去,如果各人自扫门前雪,全陕的乱局就没有完结的一天。"

洪承畴不说话,唯苦笑而已。

杨嗣昌问:"洪公有何高见"

洪承畴道:"高见不敢当。下官只想问一句,陕西三四百万饥民,如果全部赈济的话,需要多少钱粮朝廷能支撑多久"

杨嗣昌:"皇上的意思是,陕西干旱少雨,宜推广耐旱作物。红薯土豆二月份种林三,到六七月份收获。陕西最少要熬到明年六月份,才能吃上红薯、土豆。"

孙传庭:"哪有那么多地种红薯土豆"

杨嗣昌:"皇上决意迁薄,五支藩王王庄田不下百万亩,全改种红薯土豆可养活陕西人小半年。"

孙传庭:"怎么熬到红薯土豆出来的那一天需多少粮食"

杨嗣冐:"陕西目前至少有三百万饥民,每天最少要消耗三百万斤粮食,如果救济二百天的话,需要500万石粮食。"

洪承畴:"杨公说的500万石粮食,是陕西本省产的粮食,如果从湖广运的话,就变成700万石了,如果从南直运的话就变成了800万石了。下官问一句,朝廷真的能筹集这么多粮食吗"

杨嗣昌:"湖广和南直加起来都筹不到这么多粮食。"

洪承畴:"那还怎么救俗话说,升米养恩,斗米养仇,如果不能一救到底,何必空耗钱粮呢救到一半不救了,饥民反而只会更加怨恨朝廷。“

杨嗣昌:"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活生生的人朝廷面对灾情无动于衷,饥民就会跟随流寇造反。赈灾要钱粮,剿寇就不要钱粮吗两害相权,还是尽力赈灾的好。“

洪承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灾之年,人多粮少,死人是免不了的。只要人死得差不多了,粮食自然够吃了,灾荒也就没了。

现在不过是在讨论什么人死,什么人不死,什么人先死,什么人后死,是心甘情愿乖乖饿死,还是造反被杀死的问题。

吾皇菩萨心肠,慈悲为怀,大力赈济。东边的建奴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老奴的法子是杀【无谷人】。

下官家乡有在辽东做貂皮生意的,逃了回来,说老奴治下,一石米十两银!老奴和他的儿子们带着八旗兵挨家挨户杀人,凡家中没有存粮的,不论汉人蒙古人女真人,一律杀掉,剔肉为食,碎骨为炊!在老奴眼中,饿死多少人都无所谓,但绝不能饿死一匹马!"

杨嗣昌咬牙切齿说道:"如此暴行,真是耸人听闻。老奴真蛮夷也!畜牲干不出来的事,他也能干得出来。"

又问孙传庭、卢象昇,"二位有何高见"

孙传庭:“人心是一杆秤,灾还是要赈的,不然人心就失尽了。人心失尽了,天下没有不亡的道理。"

卢象昇:"取法乎上,仅求其中。如果一开始就抱定见死不救的主意,成千上万的饥民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然后与朝廷死磕到底。一人之心即是万万人之心。以秦之强盛,尚且经不住陈胜之乱,我朝立国二百五十年了,浑身上下都是积弊,就能挺过这种民变吗我看难!因此要打定主意赈灾到底。不可三心二意,不可左右摇摆。"

洪承畴:"既然大家都主张赈,那就赈吧。钱粮分一下,然后分头行动吧。"

杨嗣昌拿出账薄,计算之后,目前手上共有存银七十五万两,存粮八十二万石,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了。

孙传庭分了三十八万两银子,三十五万石粮食,剩下的由洪承畴和卢象昇平分了。

三人都面色凝重,这点钱粮,完全就是杯水车薪,剩下的日子可怎么过。

卢象昇带着两千锦衣卫,五百京军,押着钱粮往宁夏镇而去。

孙传庭带着四千锦衣卫,一千京军押着钱粮往榆林镇而去。

三边总督的府衙设在固原镇,杨嗣昌唯恐关中有失,暂驻西安。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Totentanz
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襄樊,吕蒙渡江之军箭在弦上,又是一幕大汉悲歌即将上演。此时,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过客阴差阳错来到这个节点。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能对这段历史产生什么影响呢?在改变历史后失去了上帝视角,又将如何在波云诡谲的时局中走入正轨?让我们架空历史,谱写幻想的乐章……
军史 连载 36万字
都市之魔神归来

都市之魔神归来

不要再长胖
现代人偶然穿越洪荒,为洪荒带来了一千万年的杀戮,一千万年的哀嚎,一千万年的黑暗,而当他成就无双霸业,众神为其名瑟瑟而栗时,他想到却不是寡人天下,而是......回家..
军史 连载 55万字
三界盛宠:小妖,不要撩

三界盛宠:小妖,不要撩

柒久
“嘿嘿嘿,妖皇大人,你就让我收了吧!”某收妖师挂在一美男身上,口水横流道。妖孽男子推开碍事的脑袋,扔出一个字:“滚。”百年后,某人女大十八变,眼看着要被别人拐跑了。妖皇大人冷着脸挡在某人面前:“给你一个收了我的机会。”某人立刻抛下身后的人,屁颠颠的跑向美男,手里挥着符纸喊道:“好好好!马上来!超级豪华典藏版黄符纸,保证安全无痛!”妖皇大人迅速扛起某人回宫殿,嘴角勾起。
军史 连载 77万字
萌妻亿宠:萌宝袭来,妈咪我爱你

萌妻亿宠:萌宝袭来,妈咪我爱你

紫薰幽岚
新书推荐《守护甜心之痛苦的背叛》复仇文,也是这本书的上一季,还未完结那件事之后,她们的成人礼来袭,也是订婚礼,当然并不包括她,她已经忘了对他的爱,他也已经找到..
军史 连载 3万字
刀剑洗残阳

刀剑洗残阳

孤山玉
灭门仇人传授他武功,引出一段不为人知的前世恩怨。师门传授的内功暗含玄机,强大的反噬让他出走师门后生不如死。神医圣手为他除去内功反噬之苦,却让他近乎成为毒人……..
军史 连载 181万字
大唐田舍郎

大唐田舍郎

黑虎村民
赵一辰魂穿大唐武德年,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没有作宰升堂的老子。据说,他家是地主;据说,他刚继承族长。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个族长兼地主家也就比别人多了两头牛!而他自己没有凌云壮志,没有纵横才气,在后世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可是,如今有几百口嗷嗷待哺的族人,和一个五岁的小妹。怎么办?挺急的,在线等!
军史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