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摩托车的路生凹特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久久小说网www.jjxsw.info),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权,你即刻派人严密监视全城医馆,凡购求跌打损伤药物者,一个都不能漏掉。”晋王府内,陈华神色严肃地对刘权下达命令。

刘权返程途中已得知官庄失火之事,此刻张振安身处原州城,专司草原情报搜集,而他则负责封地内事务。此事发生,他深感内疚,毕竟事先并无丝毫风声。

“卑职赶回时已暗中部署人手调查此事。”刘权迟疑片刻,又道,“殿下,这些日子我令密卫密切关注自草原归来的商人,发现有几个行迹颇为可疑。他们进城后频繁探听消息,且在工厂区与少府监周边有过逗留。”

“你是说,这些商人可能是草原的探子”陈华问道。

“未尝不可能。”刘权分析道,“这些走私商人为利所驱,既能为我们效力,同样也可能受蛮族之雇。”

"竟要动用我们的银两来行事"陈华眉心微蹙,"难道密卫也要倚仗他们之手,购得草原深处的消息" 刘权颌首道:"广袤草原,唯独这些商人能深入蛮族腹地。近来蛮族对陌生商队高度戒备,我方密卫伪装成商队,险些遭其识破擒获,实难直接探得蛮族情报。故此,唯有通过收买这些商贾,方能有所斩获。"

虽知现实不乏双重间谍之流,但刘权并不认为所有商人均不可信。陈华言道:"既然如此,你即刻暗中拘捕那些行踪诡异的商人,严加审讯。如今局势紧迫,我们已无暇与其周旋,宁肯误杀千人,亦不可遗漏一人。"

刘权闻之,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待他离去后,陈华正欲步出,却闻王府之外传来李海求见之声。

连日来,陈华专注于原州战事的筹备,商会诸务皆悉数交由李海打理。此刻听闻其至,心中颇感意外。

"殿下。"李海步入正殿,恭敬欠身。

"不必多礼,身为商会副会长,你向来事务繁忙,今日怎得空闲到访本王府中"陈华询问道。

李海面带笑意,打趣道:"殿下,下官纵使日理万机,也不敢忘却殿下的关切之情,嘿嘿,殿下,今日前来,乃有一桩喜事欲禀告于您。"

"何事这般重要"陈华语气淡漠,连番变故令其心绪不宁。

察觉到陈华情绪低落,李海赔笑言道:"殿下,此等消息保准让您精神一振——属下已为您筹得两船硝石。"

"两船硝石"陈华讶异,"京州少府监正监长毛新园不久前还言市面上硝石匮乏,何来此物"

李海解释道:"此事颇为凑巧,日前我自富宁城返程,途中偶遇王家商船同归京州,不料船上所载之物正是急需的硝石。及至城中得知殿下急需此物,我便立刻寻访王员外,他一听,毫不迟疑地表示这批硝石原本就是预备献给殿下的,只待择机送达。"

陈华闻之,非但未展欢颜,反而眉头紧锁。

李海见状困惑,试探问道:"殿下,此等好事,何故反添忧色"

陈华沉吟道:"确是好事,然而王广权素来热衷功名,如此难得之物,他竟不亲自前来表功,反托你转达,其中恐有蹊跷。"

李海愣神片刻,旋即恍然道:"不错,那小子以往对我可远不及对您的巴结,殿下,您这话有何深意"

陈华并未回应,径直问道:"你在何处遇见王广权的"

"当时他正在码头,似有离城远行之意。"李海如实回禀。

陈华眼神闪烁,两件事在脑海中交织,愈发认定王广权举止可疑。"速去召回刘权!"他急切吩咐。

察觉陈华面色阴沉,李海不敢多言,疾步离去。不多时,刘权便被匆匆召回。

陈华将疑点告知刘权,两人遂率密卫火速赶往沱江码头。然而抵达之时,王广权早已踪迹全无。

紧接着,城防军士报称,王府除少数仆役与王广权的侍妾外,其余核心人物均不在城内。

"王广权!本王待你不薄,你竟敢如此!"陈华勃然震怒。

刘权谨慎言道:"殿下,王员外毕竟是世家大族出身,未曾想其能如此隐忍不发,不仅欺瞒了殿下,连我也被其表象所迷惑,下官失察,罪责难逃。"

陈华轻叹:"非你之过,实乃本王低估了门阀之心。他们岂能甘心降为庶民"

李海此刻插言道:"殿下,事态尚未明朗,或许王员外仅是携眷出游,您看,王家的商船尚在此处,载着的正是那两船硝石,未必真有异心。"

三人交谈之际,一位老者突然自船头步出,见是李海,他以苍老嗓音言道:"李掌柜,王员外携眷返回祖籍省亲去了,临行前特意命老朽将此船所载之物交付殿下,以解殿下当下之急。"

李海接话道:"殿下,或许这一切仅是您的臆测罢了。"

码头上并排泊着两艘长达三十多米的商船,那是王家标志性的漕运巨舶。倘若货舱内果真满载硝石,无疑将极大缓解京州火药原料之困。

陈华与刘权相视一眼,略显迟疑地踏上船舷,此刻心中也不禁质疑自己是否过于疑神疑鬼。毕竟,仅凭揣测断定王广权有异,实属武断。

老者引领二人进入船舱,只见内中果真堆满了硝石。李海趁势道:"殿下,看来王员外确实做了一桩好事。"

老者补充道:"这些硝石乃是员外不惜重金自一名汉地商人手中购得。据说,汉地的硝矿已被汉王封闭,除非得其特许,否则不得开采。"

言至此处,老者抬手轻轻揉眼,由于距离较近,陈华分明嗅到一丝淡淡的异味自老者指间飘散开来。

陈华骤然面色剧变,惊呼道:"火药!速离此船!"

刘权闻声色变,毫不犹豫挥刀刺向老者,后者闷哼一声,捂胸倒地。三人迅疾向外狂奔,未及逃出二十米,一声震天动地的"轰"响骤然炸裂。陈华用力按住刘权与李海,三人迅疾伏地。

瞬息间,一股炽热气浪席卷而过,将三人笼罩其中。

"李海!我c你佬捞的,你个该死的浑蛋!我要宰了你!"

刘权痛彻心扉,挣扎起身,愤然一拳直击仍处于震惊中的李海。李海猝不及防,面无血色,李海瞬间一脑浆糊面无表情趴在地上。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文士

大明文士

无需汗颜
在平行世界的大明弘治年间,作为现代人的林云轩穿越而来。啥米?这个平行世界竟然没有史上的那些文人墨客。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等唐诗宋词的佼佼者统统没有,这下发达了咱也做一回风流才子。修身,咱这唐诗宋词随便抄;齐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治国,嬉笑怒骂笑傲朝堂;平天下,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书友交流QQ群:947634446
军史 连载 70万字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

铁面皮钢铁心
明末之所以悲哀,仅因为那是近千年来最冷的几十年,此期间连年大旱,作物绝收,饿殍遍野,气候带南移,草原上的啮齿动物带来的鼠疫开始肆虐.....小冰河期间接导致了东北建虏跳梁、西南奢安之乱、永不落幕的广西瑶变、邪教蛊惑的山东教乱、中原屡扑不灭的流寇,这些一起祸乱华夏,最终导致了神州陆沉,中华民族的气运直接跌倒了谷底。即使到了今天,每个有良知的人翻看这段历史,都会为这无法挽回的气数哀叹不已。历史已一再
军史 连载 35万字
大明马弓手

大明马弓手

碧霄声
大元遗民包元乾的传奇人生。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夏。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有了结果,朱家老四顺利攻入应天府,坐上了他梦寐的皇帝宝座。随着位于南京的大明王朝至高权力更替,而看似与之毫不相干,且远在万里之外的明朝肃州卫官员却因此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而身为西北边疆陕西行都司属下,肃州卫一名普通明军马弓手的包元乾更不会想到,这看似与自己毫无相关的皇室权力争斗与官老爷们的决定就如同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而彼岸便
军史 完结 76万字